消化道肿瘤综述
综述:人体的消化系统包含两大器官,一类是消化管道,另一类是消化腺,消化管道是 指口腔、咽、食管、胃、肠,那么来源于消化管道的肿瘤,我们就称为消化道肿瘤。
消化道肿瘤分类
消化道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其中良性肿瘤仅占约2%,主要为恶性肿瘤,在食管、胃和大肠较为多见,小肠极少发生。常见有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
消化道恶性肿瘤
消化管(食管、胃、大肠)的癌,是由黏膜上皮及腺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癌组织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未侵犯肌层者称为早期癌;超越黏膜下层,侵犯肌层者称为中晚期(进展期)癌。
食管癌
食管癌是指食管黏膜上皮或腺体所发生的恶性肿瘤。
【病因】
▶长期食用过烫、过硬、太粗糙食物;
▶进食过快、饮酒、吞咽烟叶残渣及嚼槟榔;
▶喜食含较多亚硝酸盐的食物,缺乏新鲜蔬菜和动物蛋白;
▶病毒感染:hpv感染;
▶遗传因素:常表现家庭性聚集现象;
【发病部位】
好发于三个生理性狭窄部位
▶食管中段65%鳞癌
▶食管下段25%腺癌
▶食管上段10%鳞癌与腺癌
【伴随症状】
▶长期吞咽困难,会引起营养不良,导致体重明显下降,严重消瘦。
▶下段食管癌可累及胃食管结合部,引起呕血或便血。
▶肿瘤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音嘶哑、呛咳;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可致气急或干咳等;出现肝转移可引起黄疸。
胃癌
胃癌是指胃粘膜上皮及胃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
【病因】
▶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患胃癌的患者;
▶早期胃癌的小疾病:如胃息肉、胃炎都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长时间出现恶化,甚至产生癌变。
【发病部位】
▶胃窦小弯侧(占58%)
▶胃底贲门部(占20%)
▶胃体部 (占15%)
▶累及胃大部分或全胃(占7%)
【典型症状】
▶上腹不适
约80%患者有此症状,进食后不能缓解,逐渐加重,可以为隐痛、钝痛,上腹部出现深压痛。老年人痛觉迟钝,多以腹胀为主诉;
▶恶心呕吐
常见的症状之一,早期即可发生。胃窦部癌也可出现幽门梗阻的症状;
▶呕血和黑便
1/3胃癌患者经常有小量出血,多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部分可出现间断性黑便;
▶腹泻
晚期胃癌累及结肠时,常可引起腹泻、鲜血便等;
▶咽下困难
癌肿长大后可出现梗阻症状,贲门或胃底癌可引起下咽困难,胃窦癌引起幽门梗阻。
大肠癌
大肠癌又称结直肠癌,是大肠(包括结肠和直肠)黏膜上皮和腺体发生的恶性肿瘤。
【病因】
▶生活方式
吸烟、饮酒、少运动、肥胖、长期精神紧张;
▶遗传因素
具有遗传性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同时有大肠癌家族史者;
▶化学致癌物质
亚硝胺以及其化学衍生物为大肠癌最重要的化学致癌物;
▶消化道疾病
某些消化道疾病可增加大肠癌发生的几率;
▶寄生虫
血吸虫病与大肠癌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
【发病部位】
▶右侧大肠(升、横结肠)癌
▶左侧大肠(降、乙状结肠与直肠)癌
【伴随症状】
▶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
最早出现的症状,多以血便为突出表现。右侧大肠癌也可表现为腹泻与糊状大便,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粪质无明显黏液脓血;
▶腹痛
早期症状,多见于右侧大肠癌。表现为右腹钝痛,或同时涉及右上腹、中上腹。因病变可使胃结肠反射加强,可出现餐后腹痛,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时腹痛加重或为阵发性绞痛;
▶腹部肿块
肿块位置取决于癌的部位,提示已中晚期;
▶直肠肿块
因大肠癌位于直肠者占半数以上,故直肠指检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诊断方法。多数直肠癌患者经指检可以发现直肠肿块,质地坚硬,表面呈结节状,肠腔狭窄,指检后的指套上有血性黏液;
▶全身情况
可有贫血、低热,多见于右侧大肠癌。晚期患者有进行性消瘦、恶病质、腹水等。
消化道肿瘤标志物
消化道肿瘤标志物五项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5种:
1.癌胚抗原(CEA):当患有胃肠道疾病或胰腺癌等疾病时,会导致其数值上升;
2.甲胎蛋白(AFP):在发生恶性病变时会释放到血液中;
3.糖类抗原199(CA199):CA199是一种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也是多种消化道肿瘤的标志物之一。
4.糖类抗原242(CA242):CA242,在患有肠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等疾病时会出现升高的情况。
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SE在肺、脑、黑色素瘤、胃肠胰腺癌等均可见异常表达。
消化道肿瘤标志物五项指标的检测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