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科普】一文读懂特应性皮炎
一、什么是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简称AD)属于中医学“四弯风”、“胎疮”等范畴,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瘙痒剧烈,迁延难愈,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应性皮炎与过敏性鼻炎、哮喘,被戏称为“过敏三姐妹”,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皮肤干燥、湿疹样皮损(包括红斑、渗出和结痂、苔藓样变等)以及剧瘙痒等等,不同的人表现的严重程度可能不同。
二、特应性皮炎的病因
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异常、环境因素、皮肤屏障功能异常有关。
(1)发病原因
①遗传:患者通常有特应性疾病家族史,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有研究显示,父母一方有AD者,子女出生后3个月内发病率可达25%以上,2岁内发病率可达50%以上;如果父母双方均有特应性疾病史,其子女发病率高达79%。
②免疫异常:特应性皮炎患者免疫异常,表现为血清IgE水平增高、外周血和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等。
③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皮肤屏障功能破坏,可引起皮肤通透性增加和经表皮水分丢失增多,导致皮肤干燥、脱屑,并且变应原、病原体容易经皮肤进入人体,从而诱发或加重免疫和炎症。
(2)诱发因素
①变应原
●吸入物: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及霉菌孢子等。
●食物:花生、蛋、牛奶、小麦及大豆等。
●接触过敏原:穿羊毛质地的衣服;接触金属及其制品如镍、钴;接触化工原料如酒精、汽油;化妆品如秘鲁香膏、香精等。
②季节
大多数患者受季节影响,一般夏季改善而冬季剧增。
③温度变化
冷、热及环境气候的急剧变化,及突然大量出汗也可为恶化或诱发因素。
④不良情绪
如紧张、焦虑、抑郁等,可诱发或加重特应性皮炎。
(3)发病机制
特应性皮炎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变应原(又称过敏原)进入人体和微生物在皮肤定植(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马拉色菌),导致皮肤免疫异常反应和炎症,引发皮疹和瘙痒,搔抓和过度洗涤等不良刺激可进一步加重皮肤炎症。
三、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特应性皮炎在不同的年龄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可分为三期:
(1)婴儿期(出生~2周岁)
又称“婴儿湿疹”,常有皮肤干燥,皮疹常见于面部、前额和头皮,表现为散 在和对称分布的红斑、丘疹、渗出和结痂,伴有剧烈瘙痒。
(2)儿童期(2岁~12岁)
可由婴儿期发展而来或直接发病,好发于面颈、肘窝、腘窝、小腿伸侧,皮损干燥、肥厚、苔藓样变。
(3)青少年和成人期(12岁以上)
可由儿童期发展而来或直接发病,以亚急性和慢性皮炎为主,可有痒疹样表现。
四、特应性皮炎的治疗
特应性皮炎是慢性、复发性疾病,治疗原则是恢复皮肤正常的屏障功能,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寻找并消除诱发和(或)加重因素,减少和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一般治疗
● 患者衣物应以纯棉、宽松、凉爽为宜。
●应避免剧烈搔抓和摩擦。
● 注意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尽量减少生活环境中的变应原,如应勤换衣物和床单、不养宠物、不铺地毯、少养花草等。
●发病期间避免饮酒和辛辣食物,避免食入致敏食物,注意观察进食蛋白性食物后有无皮炎和瘙痒加重。
● 避免过度洗、烫。
● 沐浴后使用润肤剂,恢复皮肤屏障功能。
(2)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①外用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及患者年龄选择药物。
● 糖皮质激素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抗生素
● 其他外用药物
②口服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
● 抗生素
●抗病毒药物
●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 其他口服药物
(3)手术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4)物理治疗
紫外线照射可有效改善皮损,一般采用窄波UVB(NB-UVB)和UVA-1治疗,12岁以下患儿慎用。紫外线治疗有良好安全性。
五、特应性皮炎的日常护理
(1)合理洗浴:合理洗浴不仅可以去除皮肤表面污秽痂皮,还可以降低皮肤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数量。建议洗浴温度在32℃~37℃,洗浴时间5~10min。推荐使用低敏无刺激的洁肤用品,其pH值最好接近正常表皮pH值(约为6)。洗浴频度以每日或隔日1次为宜。
(2)恢复和保持皮肤屏障功能:外用保湿润肤剂有助于恢复皮肤屏障功能,不仅能阻止水分丢失,还能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减少疾病的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建议选用适合自身的保湿润肤剂,足量多次,沐浴后应该立即使用。
(3)改善环境:避免各种机械、化学物质刺激,如搔抓、摩擦,毛织物、酸性物质、漂白剂等刺激,及时清除汗液对皮肤的刺激;避免饮酒和辛辣食物;避免过度干燥和高温等刺激,适宜居住温度为18℃~22℃;控制环境中致敏物,如尘螨、动物皮屑、花粉等。
(4)食物干预:儿童常见食物过敏原为牛奶、鸡蛋、小麦、花生、大豆、坚果、贝壳类和鱼等。如果食物和皮疹间的因果关系明确,建议避食4~6周,观察皮疹改善情况,必要时进行食物激发试验。但应注意不要盲目避食,以免营养不良。
(5)避免接触过敏:常见的接触致敏物为镍、新霉素、香料、甲醛、防腐剂、羊毛脂和橡胶等。建议特应性皮炎患者尽可能避免接触上述致敏物。
六、临床推荐
关于特应性皮炎疾病的患者,除了接受医院标准治疗,还可以选择参加临床试验的途径继续治疗。目前有很多关于特应性皮炎疾病的临床试验项目,一旦符合入组条件,便可免费使用到最新的治疗药物,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1.临床试验推荐
QX005N注射液是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创新药,作为IL-4Rα阻断剂,其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明确,已完成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QX005N注射液在健康成人和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成人受试者中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主要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
2.转发分享
如果您身边有特应性皮炎的患者,并有意了解该试验的,可以联系我们~